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4年第9期
编号:13129828
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川芎药材中5种药效成分的含量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5月1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2014年第9期
     随着采收期的推迟,川芎药材中5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,其含量与采收期均呈二次或三次函数关系,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。通过上述5种药效成分的含量与采收期的数学模型可知,早收和晚收均不利于提高川芎药材的品质,255~270 d期间采收川芎药材的阿魏酸、洋川芎内酯I和藁本内酯的含量最高,250~260 d期间采收川芎药材的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A的含量最高。综合上述5种主要药效成分含量和实际生产情况的角度来分析,260~265 d为最佳采收时期,此时川芎生长最旺盛,随后开始逐渐衰老,药效成分的含量慢慢降低。

    3讨论

    3.1HPLC同时测定川芎5种药效成分含量的方法

    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正向快速、高效、样品前处理简单、高重复性、低成本、容易操作的方向发展。HPLC是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品质评价常用的方法,在川芎上常被用于构建指纹图谱[5-6,13-16]来评价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药材的品质,但一般没有具体药效成分的含量;也有一些测定阿魏酸、川芎嗪、挥发油、香草醛、内酯类等单一成分或其中2~4种成分测定方法方面的报道[4-12] ......
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067 字符